吉林通榆:智能機械化管護秋糧
當前正值玉米灌漿期,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雙崗鎮林海村廣袤田野上,秋日管護正迎來科技“協奏曲”。通榆縣農夫大田合作社通過精準密植、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農業植保無人機三大技術協同發力,將傳統農事升級為智慧農業樣板,為糧食豐產和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如今的秋田管護,早已不是“看天吃飯”的老路子,在通榆縣農夫大田合作社4300余畝玉米田里,依托井電設施實施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可自動調節水肥配比和輸送量,既節水又為玉米各個生育期提供精準營養配比,為玉米高產提供保障。“因為是第一年整治的土地,我們采取精準密植、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現在看玉米長勢也非常好,產量可能有大的突破,個別好地塊有望達到3萬斤左右,整體地塊平均達到2.5萬斤是沒有問題的,長勢達到預期的水平。”通榆縣農夫大田合作社經理李明說。
“嗡嗡嗡”伴隨著輕微的轟鳴聲,一架植保無人機在田間低空盤旋,機翼下的噴頭均勻噴灑出霧狀藥劑。據了解,一臺無人機一天能噴1500畝地,不僅能精準控制藥劑用量,還能通過GPS定位規劃航線,避免漏噴、重噴,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保障玉米健康生長。
李明說:“現在是第三次植保,這次植保可防蟲防病還可促早熟,這些天,農技專家來田間進行指導,讓我對今年增產增收更有信心了。”
從秋田管護的淺埋滴灌水肥一體化“精準供給”,再到飛防作業“高效護航”,科技正成為農業生產的“硬核支撐”。如今,通榆縣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大力推廣智能機械化種、管、防、收,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精準指導,讓農業生產邁向智能化、高效化。(農民日報記者 閻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