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深化協作聚合力 蒼山洱海看振興 ——區域協作幫扶助力云南大理高質量發展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郜晉亮 高晴
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場跨越千里的發展協奏曲正在奏響:智能溫室大棚里,玫瑰四季綻放;數字化種植基地里,小番茄掛滿枝頭;古村落里,文旅融合喚醒沉睡的鄉愁記憶。 近日,記者在大理州走訪中,深切感受到滬滇協作、中央單位定點幫扶、企業助力等多方力量的匯...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公告,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辦法》有關規定,對全國90個產品予以地理標志產品認定,并實施保護。云南省在此次認定中表現突出,新增7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此次我省新增的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有香格里拉牦牛肉、彌勒葡萄、石林乳餅、丘北辣椒、...
[云南]山海攜手譜新篇 協作共富啟新程 ——全國區域協作幫扶工作會議觀察
日前,在祥云縣政府與上海虹華園藝有限公司共同投建的花卉產業基地內,當地務工群眾正在采摘鮮花。 四月初的云南省祥云縣,春風和煦、山花爛漫,全國區域協作幫扶工作會議在此成功舉辦。會議聚焦區域協調發展大計,重點關注促消費、增就業、興產業等領域的熱點議題。...
[云南]省農科院玉米遺傳育種及應用創新團隊40年持續攻關破解種源難題—— 做強玉米“芯” 產業再升級
近日,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與國家玉米種業技術創新中心共建的“國家玉米種業技術創新中心聯合實驗室(云南)”在昆明揭牌成立。依托該平臺,省農科院玉米遺傳育種及應用創新團隊將推進玉米種業關鍵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進一步助力云南乃至西南地區玉米產業轉型升級。 玉...
從雜交稻到超級雜交稻—— 為了百畝連片畝產1200公斤 【課文】 1998年8月在北京召開的第18屆國際遺傳學大會上和9月在埃及開羅召開的第19屆國際水稻會議上,袁隆平發言:由于采取了形態改良與雜種優勢利用有機結合的技術路線,中國在培育超級稻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
2024年,云南省農產品出口額191.7億元,增長13.7%,居西部省份第一。 在充滿希望的3月,記者走進云南多家民營外貿企業,看到大家都在鉚足干勁忙生產。果、花、菜、醬……一件件農產品出口領域的“明星單品”主動追風,邁出了在國際市場求“增”求“進”的開拓步伐。 ...
近日,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云南省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工作方案(2025—2027年)》明確,到2027年,全省中藥材產業規模繼續保持全國第一,中藥材種植規模達1000萬畝以上,年產量達150萬噸以上,全產業鏈產值達2000億元以上。基本建成全國規模最大、品種最...
[云南]云南迪慶守住生態紅線、安全底線,規范有序發展旅游業 徒步游帶火沿線村落(消費萬花筒)
冬天的香格里拉很熱鬧:2023年開通運營的麗香鐵路,帶來大批游客;雨崩、虎跳峽、哈巴雪山的徒步登山線路,帶火了迪慶。 一條徒步線帶火一個村。這幾年,香格里拉、梅里雪山、三江并流、茶馬古道開發徒步線路,發展戶外運動,讓沿線村民吃上了旅游飯:在虎跳峽高路,...
近日,由麗江市水產技術推廣站承擔的2024年瀘沽湖土著魚馴養繁殖項目通過驗收。 專家組認為,該項目嚴格按實施方案要求,如期實施瀘沽湖土著魚馴養繁殖、野生資源調查、野生親魚的采集與馴養,同步開展了瀘沽湖小口裂腹魚人工繁育技術、苗種培育技術、病害防治等方...
近日,在昆明國際陸港中鐵聯集昆明中心站,裝載著新鮮石榴的一輛輛貨車經海關監管驗放后,排隊等待裝車,26小時后,這些新鮮石榴將搭乘中老鐵路“瀾湄快線”到達老撾萬象,隔天就能轉運到目的地泰國。記者1月22日從昆明海關獲悉,2024年,云南省共出口水果(含堅果)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