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秀英區東山鎮的田間生機盎然:昔日低洼積水的撂荒田,如今稻浪輕搖,水下小龍蝦不時探頭,一幅“稻蝦共生”的生態圖景躍然眼前。近年來,東山鎮充分利用土地和水資源,創新探索“水稻+小龍蝦”綜合種養模式,依托兩者生態互補特性,實現了“一水雙收、一田兩用、...
今年全國荔枝鮮果上市季基本結束,海南荔枝產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8月24日,在海口召開的2025年荔枝龍眼育種研討會上,海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家保介紹,在2024年遭遇臺風影響的不利情況下,2025年海南荔枝總產量約23萬噸,同比增長近三成,總產值接近40億元...
8月23日,2025年海南省高素質農民培育無人機飛手技能提升培訓班在??趩?,首批來自海南各市縣的36名農業從業人員參加。 本次培訓為期7天,課程圍繞“綜合素養+專業技能+能力拓展”三大模塊精心設計,依托“云上智農”APP采用“課堂+田間+云端”三結合的教學模式,力...
[海南]剛出水的的海貨被“秒訂” 市民游客踴躍購買“第一口鮮”
8月20日,從崖州中心漁港交易中心到城區的各個農貿市場,“鮮”氣一路串聯。休漁期結束后,大量漁獲批量上岸,漁港的泡沫箱里、市場的冰堆上,小帶魚、紅花魚、白蝦等帶著海腥氣的漁獲排得整齊,3.5元一斤的小帶魚、6到8元的紅花魚,讓“第一口鮮”既鮮活又親民,把豐收的...
[海南]海南大學三亞南繁研究院創新技術賦能農業生產——水稻種子“披新衣” 推動種植降本增效
農業穩,則天下安;種子強,則農業興。種子作為農業的“芯片”,不僅是保障農業效益、促進農民增收的關鍵,更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引擎。然而,在傳統農業生產中,田間種子常面臨病蟲害的侵擾,成為制約農業高質量發展的“瓶頸”。 日前,海南大學三亞南繁研究...
8月20日,當第一縷晨光照射大地,崖州中心漁港碼頭上已響起此起彼伏的吆喝聲——一艘艘漁船列著長隊靠岸,船身被艙內沉甸甸的漁獲壓得下沉,桅桿上的紅旗獵獵作響,混著漁民們喜悅的歡笑聲,整個漁港都熱鬧起來。 “這趟出海值了!你看這帶魚,又大又肥!”船剛停穩,...
[海南]海南(潭牛)文昌雞股份有限公司: 讓更多優質農產品從??凇俺鋈Α薄俺龊!?/a>
在海南,一直有“無雞不成宴”的說法,文昌雞則是久負盛名的傳統名菜。海南(潭牛)文昌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潭牛公司)作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深耕文昌雞產業20余年,已形成集原種保護、養殖加工、市場銷售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體系。在海南自貿港利好政策的...
[海南]第十一屆瓊海潭門 趕海季本周五啟幕 民俗巡游、海鮮長桌宴等多項活動邀您打卡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8月12日從瓊海市有關部門獲悉,2025年第十一屆瓊海潭門趕海季將于8月15日至19日舉行。主辦方將推出“鼓舞潭門108”演出、沉浸式短劇《潭門故事》、“趕海神曲”全網征集等活動,向省內外游客發出邀約。 據介紹,本次活動以文化為紐帶,傳遞海南“向...
[海南]實施整村搬遷后,依托綠水青山發展農旅融合產業 白沙新高峰村:為生態讓路 向幸福遷徙
墻內是村民居住的農村小洋房,墻外則是游客青睞的度假別墅。近日,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新高峰村產業再升級,白沙大院酒店進入試營業階段,為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白沙段過路游客提供吃、住、玩、游等綜合旅游產品,產業發展邁入新階段。 作為海南首批生態搬遷...
為期三個半月的2025南海伏季休漁期進入倒計時,8月16日,2025三亞開漁節將在崖州中心漁港啟幕。本屆開漁節以“揚帆逐夢·漁悅崖州”為主題,融合傳統漁文化、科技互動與惠民消費,設置開漁啟航儀式、珊瑚生態課堂、VR海釣體驗等十余項主題體驗活動,全力打造南海伏季休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