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6emum"></strike>
  • <tr id="6emum"><s id="6emum"></s></tr>
  • <ul id="6emum"></ul>
    <strike id="6emum"><s id="6emum"></s></strike>
    
    東陽早稻畝產創新高 人才賦能促豐收
    時間:2025-08-12 來源:浙江農業信息網
    字號: 打印
    分享:

      近日,東陽市早稻高產競賽示范方傳來捷報,已測產的早稻最高畝產達722.9公斤,較去年東陽市早稻高產競賽第一名高150公斤,刷新我市早稻單產歷史紀錄。這一突破性成果,不僅是東陽糧食生產能力穩步提升的生動注腳,更折射出農業科技創新與人才培育在糧食安全戰略中的硬核支撐作用。

      作為典型丘陵山區,東陽耕地面積38.08萬畝,土壤酸化耕地面積曾占70%以上。近年來,我市以土壤健康行動為抓手,全面推進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融合發展,有效破解土壤難題。2023—2024年糧食總產量連續兩年超2億余斤,獲評全省產糧大縣。與此同時,我市以各級水稻綠色高產高效行動為重要抓手,在全域范圍開展水稻高產競賽和單產提升活動。通過集成高產模式、落實增產措施、推動田間問診等舉措,實現水稻大面積增產與小面積攻關協同推進。

      糧食增產的根基,在于人才的支撐;鄉村振興的后勁,系于技能的提升。為筑牢農業農村發展的人才底盤,東陽市近年來持續構建多層次、精準化的農村實用人才體系,培訓內容涵蓋龍井茶加工管理、智慧農業發展、鄉村治理等不同領域,精準覆蓋鄉村致富帶頭人、農創客、農業漁業技術骨干等不同群體,讓技術紅利真正流向田間地頭。

      6月的浙中鄉村,稻浪初起。由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大學承辦的2025年東陽市糧油生產技術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班如期開班,46名來自全市各地的水稻種植大戶帶著生產中的“堵點”“難點”走進課堂。不同于傳統培訓的“大水漫灌”,此次培訓緊扣糧油生產實際需求,圍繞水稻育秧、科學施肥、重大病蟲害防控、智慧農業基地實地觀摩等內容,讓書本知識與田間實踐無縫銜接,讓專業技術精準對接生產需求。

      從單季畝產的跨越性增長到農業產業模式的迭代升級,東陽市以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為抓手,通過“精準滴灌”式培育,為鄉村振興持續注入內生動力。截至7月底,全市已開展21期培訓覆蓋1300人次,一批懂技術、善經營、能創新的復合型人才正成為田野間的“新動能”。下一步,東陽將持續錨定農業現代化需求,深化人才培育機制改革,讓更多“田秀才”“土專家”扎根鄉土,為糧食安全筑牢人才根基,為鄉村振興書寫更生動的豐收答卷。東陽市農業農村局供稿)

    分享到微信
    ×

    用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即可將網頁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