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6emum"></strike>
  • <tr id="6emum"><s id="6emum"></s></tr>
  • <ul id="6emum"></ul>
    <strike id="6emum"><s id="6emum"></s></strike>
    
    湖南祁陽:智慧農業“一張圖” 田間管理有了“數字大腦”
    時間:2025-06-25 來源:紅網
    字號: 打印
    分享:

      近年來,湖南省祁陽市大力推廣智慧農業,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精準田間管理,降低人力成本,科學施肥用藥,減少浪費,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打造農業數字化轉型標桿。

      在祁陽市茅竹鎮富聯村種糧大戶柏斌的稻田田埂旁,幾根不起眼的銀色傳感桿靜靜矗立。正是這些“哨兵”,正悄然改變著千百年來的耕作方式。2024年8月15日,一場暴雨將稻魚共生的田塊淹沒了,稻花魚被沖走,損失慘重,而現在這種情況將不會再發生。

      茅竹鎮種糧大戶柏斌介紹:“這個智慧農業系統不僅檢測病蟲害,還能遠程操控水閘,我在屋里就能把上游智能水閘調開了一指縫,這‘千里眼’加‘遙控手’讓田間管理更加省心省力。”

      柏斌通過微信小程序端連接到管理后臺,輕點觸控,就能操控水閘自動開啟。分布在稻田周邊的多個物聯網設備,將田間的各項數據通過物聯網實時傳輸到智慧農業駕駛艙平臺上,通過管理后臺就能對田間的氣候、風速、蟲情監測、土壤分析等多維度信息進行查看。

      項目承建企業技術員亢佳惠說:“我們打造了一個‘能呼吸’的平臺,向下,能‘吃’進市面上各類智慧農機、大棚設備等智慧物聯網設備;向上,在衛星底圖上,新基地可以像拼圖一樣無限擴展,為祁陽農業的未來預留了廣闊的‘數字田野’。”

      在祁陽市農業農村局項目中心,祁陽市農業項目服務中心副主任周李軍正通過駕駛艙平臺查看全市示范基地數據。在智慧農業駕駛艙平臺,周李軍可以實時查看到各個高標準智慧農田氣象、土壤、水質、蟲害等各項數據,這些設備都具備閾值預警功能,當監測值超出設定范圍時,系統會自動推送告警信息至管理人員手機端及電腦端,實現問題早發現、早處置。

      祁陽市農業項目服務中心副主任周李軍說:“富聯的萬畝示范片、赤一的高標田、潤暉的育秧工廠、還有特色稻蛙共生基地,全市核心農情,一圖盡覽。過去跑斷腿,現在點到位。未來我們還將打造多個高標準智慧農田基地,形成數據共享,將傳統農業連上智能大腦?!?/p>

      目前,祁陽市已投入295萬元,建設了五個高標準智慧農田,其中四個高標準智慧農田已投入使用。將來,管理平臺區塊鏈技術會應用于農產品溯源系統。從播種、施肥、施藥到收獲、加工、流通的全過程數據均上鏈存儲,消費者通過掃描產品包裝上的二維碼,即可查看農產品完整的生產“履歷”和檢測報告。(紅網通訊員 馮骎 鄧欽友)

    分享到微信
    ×

    用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即可將網頁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