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地推動產業振興,要把“土特產”這三個字琢磨透。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就“發展鄉村特色產業”進行部署,要堅持按市場規律辦事,大力發展綠色、特色農產品種養,推進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實施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打造特色農業產業集群,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這都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加快農業強縣建設指明了科學路徑、提供了根本遵循。
當前,浦北縣“土特產”產業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關鍵階段,面臨著品質參差不齊、品牌效益不足、增產不增收等困境。想實現從“特色資源”向“特色產業”、從“農業大縣”向“農業強縣”的跨越,必須做好“土特產”這篇文章。
因地制宜選準品種
打好“特色牌”
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西考察時指出,發揮廣西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產業,讓更多“桂字號”農業品牌叫響大江南北。各地資源稟賦不同,必須立足當地資源優勢,因地制宜選準產業發展突破口,并在“特”字上做好文章,突出地域特點,體現當地地理文化。同時,要跳出本地看本地,在產品上追求“錯峰頭”,在品質上追求“獨一份”,打造廣大消費者認可、能形成競爭優勢的特色產業。如浦北縣發揮富硒土壤資源優勢,推廣富硒水稻、花生、大紅柑等標準化種植,打造富硒農產品產業鏈;依托豐富的林地資源,規模化種植八角、肉桂等香料作物,建設香料深加工基地;利用優質水資源,發展生態養魚等,打造“一鎮一品”特色農業格局,以品種差異化打響特色品牌。
適應需求提升品質
?增強競爭力
健康是人民幸福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是全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健康理念不斷升級,消費需求從“吃得飽”向“吃得好”乃至“吃得營養健康”轉變,需要品質更優的農產品。2023年1月1日,新修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法施行,從生產環節到加工、消費環節,做好與食品安全法的銜接,實現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的全過程、全鏈條監管,對農產品質量提出了更高要求。把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擺在突出位置,抓農產品標準化生產、質量安全監管,推動質量興農。如浦北縣建立大紅柑無病毒苗圃基地,從源頭保證陳皮質量;利用大數據和物聯網技術對大紅柑基地進行精準化管理,確保陳皮原材料的品質;啟用智能公共倉,應用恒溫恒濕陳化技術、生物發酵技術等現代化加工技術,護航陳皮陳化品質和藥用價值;同時,完善品控體系。制定育苗、種植、加工、倉儲等系列標準,并引入溯源技術,確保質量可追溯,以品質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
久久為功擦亮品牌
?拓寬致富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做好品牌、提升品質,延長產業鏈,增強產業市場競爭力和綜合效益,帶動更多鄉親共同致富。”品牌是“土特產”走向市場的通行證。想突破農業品牌多而不精、大而不強的發展瓶頸,要通過加快建設有特色、成規模、帶動力強的特色產業集聚區,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助力特色產業從“小而散”向“大而強”轉變。同時,培育更多有影響力的農產品品牌,加強品牌管理,促進品牌營銷,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如浦北縣規劃建設陳皮產業園,引進龍頭企業,延伸加工產業鏈,研發陳皮月餅、陳皮酒、陳皮醋等系列產品;依托“世界長壽之鄉”“中國長壽之鄉”“全國富硒農業示范基地”等名片,打造“綠色+富硒+有機+康壽”的品牌形象;注冊區域公用品牌“浦北陳皮”,申報國家地理標志,通過主流媒體宣傳,啟動“浦北陳皮”高鐵冠名列車,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浦北陳皮實現了由“賣原材料”向“賣加工品”“賣品牌”轉變。
完善聯農帶農機制
促進富民增收
發展產業,要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農戶受益”原則,健全聯農帶農機制,促進農民穩定增收。一是創新利益聯結機制。推廣“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民”規模農業、“客戶認領+企業管理+農戶種養”訂單經濟等模式,鼓勵龍頭企業、合作社與農戶簽訂長期產銷合同,通過預付定金、提供種苗技術等方式增強聯動性;探索“土地入股+收益分紅”模式,引導農戶以土地經營權、資金等入股合作社或企業,形成“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股份合作機制,確保農民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二是拓寬產業融合渠道。依托鄉村特色資源,培育“農業+文旅”“農業+電商”等新業態。發展休閑采摘、農耕體驗、民宿經濟等鄉村旅游項目,吸納農民參與服務接待、手工制作等環節;搭建農村電商公共服務體系,鼓勵農民變身“新農人”參與直播銷售、物流配送,推動農產品“出村進城”。同時,支持建設產地初加工中心、冷鏈物流設施,延長農業產業鏈,讓農民從加工、倉儲、運輸等環節獲取更多收益。如浦北縣白石水鎮良江村以“農文旅學”融合為核心,依托特色農業、紅色文化、生態資源與教育培訓構建多元體系。建立“合作社+基地+農民”模式,建成千畝番石榴、荔枝等產業基地,發展“種植—加工—冷鏈—物流—銷售”全產業鏈,帶動了農民增收和農業增效;整合革命遺址、百年鴛鴦樹、馬氏古宅和欽州市鄉村振興干部教育培訓基地等資源開發“黨建+農業+紅色文化”線路,打造“雙良芭樂園”生態觀光區,推出休閑采摘、紅色研學等項目,催生“后備箱經濟”,實現聯農帶農,促進富民增收。
用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即可將網頁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