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6emum"></strike>
  • <tr id="6emum"><s id="6emum"></s></tr>
  • <ul id="6emum"></ul>
    <strike id="6emum"><s id="6emum"></s></strike>
    
    城鄉融合成為數字經濟下半場關鍵場景 AI如何賦能農業
    時間:2024-09-3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字號: 打印
    分享:

       手機一掃就能識別農作物病蟲害,隨口一問就能得到涉農政策知識的解答;無人機幫忙巡檢、噴灑農藥、運送蔬果;利用算法、數據模擬預測植被未來長勢......AI、高新科技已經滲透進鄉村的田間耕種、日常生活。

      下沉市場成為增長的新引擎,推動城鄉資源要素雙向順暢流動是關鍵所在,城鄉融合必將成為數字經濟下半場的關鍵場景之一。如何利用AI等高科技賦能鄉村發展,用數智促進鄉村經濟更加靈活和具有競爭力?

      9月29日,中國聯通2024年助力鄉村振興推進會在重慶召開,會上透露“聯通數村”覆蓋近26萬村,依托大數據、AI等技術優勢打造“新農具”,提供智慧種植、智慧養殖、智慧漁業等數字服務,累計落地了超2500個項目,不斷促進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升級。

      中國聯通總經理簡勤表示,中國聯通加快推動數字經濟與農業農村經濟深度融合,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助力農業農村現代化。目前鄉村地區軟件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

      重慶市副市長鄭向東指出,推動城鄉資源要素雙向順暢流動是關鍵所在,城鄉融合必將成為數字經濟下半場的關鍵場景,下沉市場成為增長的新引擎,農村和縣鄉市場必將成為激烈競爭的最大戰場。

      “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也是數字時代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的必由之路。”簡勤在致辭中指出。

      不過,目前數字鄉村建設也面臨著很多難題。會上發布的《中國聯通數字鄉村白皮書4.0》中提及,目前數字鄉村建設發展不均衡,一是數字鄉村建設區域發展不均衡。各地數字鄉村發展水平不一,東部地區基礎較好、步伐較快、成效明顯;部分中西部地區、北方地區等對數字鄉村的理解尚停留在概念階段,面臨基礎薄弱、行動滯后、進展緩慢等問題。

      二是農村數字化基礎建設不均衡。在硬件基礎設施方面,我國實現了市市通千兆、縣縣通5G、村村通寬帶等發展數字鄉村的基礎通信設施建設,但在軟件基礎建設方面,三農大數據、農村數據資源管理體系、智慧農業、鄉村治理、鄉村生態監控等基礎能力平臺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功能單一,智能化程度不高,導致數字鄉村建設任務難以取得突破性成效。

      此外,數字技術應用不足。在產業數字技術應用方面,盡管數字技術具有提升生產效率、優化資源配置的潛力,但其實際應用卻遠未普及?!栋灼?.0》提及,許多鄉村企業和小農戶仍主要依賴傳統的生產和管理方式,對智能農業、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的認知和應用能力有限,同時受到生產經營成本制約,許多農戶難以負擔高額的技術升級成本。導致鄉村產業在轉型升級、產品創新和市場拓展等方面面臨諸多挑戰,難以充分發揮數字技術的優勢。

      在民生數字技術應用方面,由于鄉村地區的軟件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縣域級數據流通不充分,以及農民對數字技術的接受度和應用能力有限,導致許多優質的數字化服務難以有效覆蓋到鄉村地區。這不僅影響了農民享受便捷、高效的數字化服務,也加劇了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

      并且,鄉村治理數字技術應用也存在不足?!栋灼?.0》指出,數據作為數字時代的重要資源,對于推動鄉村治理,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鄉村治理在數據采集、整合、分析等方面的能力普遍較弱,未將智治手段嵌入基層治理體系,難以做出精準高效的決策,限制了鄉村治理現代化水平提升。落地超2500個數字產業項目

      如何以數字技術助力鄉村振興,進一步解決數字鄉村的問題?

      此次大會上,簡勤介紹了中國聯通的思路與實踐。

      一是加快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夯實數字強農底座。中國聯通持續加大農村地區網絡投資力度,全國行政村的移動網絡覆蓋率超99%,千兆寬帶覆蓋城鄉絕大多數人口。在重慶,鄉村的移動網絡覆蓋率、鄉鎮主街區寬帶覆蓋率均達到100%,各類基礎設施實現數字化、智慧化升級。

      二是加快推進數字應用服務優化,提升數字惠農能力。中國聯通持續迭代升級“聯通數村”平臺,一站式滿足鄉村治理效能提升、數字服務快速觸達等需求;累計投入幫扶資金超過16億元,培訓基層幫扶干部、鄉村振興帶頭人、專業技術人才等12萬人次。

      三是加快推進特色產業數智升級,拓展數字富農空間。中國聯通充分發揮數字技術的普惠效應,依托大數據、AI等技術優勢打造“新農具”,提供智慧種植、智慧養殖、智慧漁業等數字服務,累計落地了超2500個項目,不斷促進農業產業鏈和價值鏈升級。

      記者了解到,聯通2025年計劃打造農業產業數智轉型示范項目1000個,發展新型集體經濟4萬個,并進一步精準培育發展幫扶產業、拓展農副產品銷售渠道。鄉村玩轉AI科技

      莊稼醫院、AI數據模型、無人機作業,田間山林中,已經有地方開始探索玩轉AI科技。

      在中國聯通2024年助力鄉村振興推進會上,記者看到了這樣的案例。

      廣陽島搭建了一整套智慧農業綜合管理系統,依托智算中心能力組件和數據資源能力,將前端采集到的各類數據經過數據清洗、數據挖掘后,利用各類農業模型,經過計算后賦能各類能力組件,應用于農業場景。通過24小時全天候的實時視頻監控。生產管理者能夠隨時隨地遠程查看果樹的生長狀態和環境需求。及時發現并處置生產中的問題,為果園生產決策提供支持。

      在蟲情測報的模塊,可以實時監測并記錄害蟲的種類、數量及活動情況,讓果農及時掌握蟲情趨勢,與智能植保設備進行聯動處置,結合綠色防控技術,為果樹的不同生長周期提供科學的防蟲技法,為果園保質增產貢獻力量。

      2024年是低空經濟元年,無人機已經在不少地方的梯田、果園打工。

      “低空農眼”是一款專為復雜農田環境設計的智能平臺,主要應用于稻田和果園等農業領域。平臺利用無人機的精確避障技術,可以在低空飛行時輕松繞過稻谷、果樹、田埂和建筑物等障礙物,確保作業的安全性。支持多無人機協同作業,能夠覆蓋更大區域,顯著提升數據采集的效率和精度。

      在智慧稻田管理方面,平臺可以實時顯示稻田的水位、病蟲害風險和基礎設施健康狀況,同時通過動態圖表展示各階段數據的變化趨勢,使農業管理者能夠直觀了解稻田的狀態。

      在智慧果園管理方面,平臺提供果園的土壤濕度、作物健康狀態以及無人機巡檢結果等信息。無人機可以實現秒級實時圖傳,自動繞行果樹等障礙物,發現病蟲害信息后,通過與已有病蟲害模型比對,自動調動無人植保機進行定點精準噴藥。實現無人機的自動化檢測、噴灑的智能閉環,確保果樹的健康生長。

      運輸無人機還能夠穿梭于果樹之間,三分鐘實現從果園到山腳的運輸,工作效率提高5-6倍。

    分享到微信
    ×

    用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即可將網頁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