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我市各地農產品迎來豐收季,不僅豐富了市民的“菜籃子”,也促進了農戶增收。
這段時間,榮昌區6萬畝茄果類、瓜類蔬菜進入采收旺季。在觀勝鎮銀河村,村民們正忙著采摘茄子,分揀、打包、裝箱。在峰高街道的南瓜種植基地,5000畝貝貝南瓜同樣喜獲豐收。
榮昌區粟益軍蔬菜種植家庭農場負責人粟益軍告訴記者,都是訂單化種植,主要運輸到山東、本地的商超和重慶雙福市場,目前每畝產值可以達到6000元左右。
在大足區智鳳街道,二荊條已經成熟,每天有30多人在這里采摘辣椒和其他時令蔬菜,成為附近村民的重要增收渠道。在萬盛區叢林鎮綠水村,珍稀食用菌品種“韓本茸”、“黑美人”等迎來首批出菇,吸納近20名周邊村民就業。
萬盛食用菌良種繁育中心生產部經理易彥強介紹,他們目前有拌料車間、裝載車間、實驗室、培育室,后端我們有包裝車間,每天的產量在兩萬包左右。
在武隆區桐梓鎮,甜龍筍正大量破土,筍農們穿梭在茂密的竹林中加緊采“鮮”,隨后就近處理鮮筍。收購商們早早守候在外圍,第一時間打包、稱重、裝車。
收購商楊帆說:“這個甜龍筍我們已經賣過很多次了,復購率相當高,品質相當好。這次過來又是采購1萬多斤。”
據了解,為實現從靠山吃山到靠山致富的轉變,桐梓鎮引進企業流轉土地發展甜龍竹4000畝,預計產量超500噸,年產值300余萬元,可帶動1300余戶村民戶均增收1000余元。
武隆區桐梓鎮香樹村村民楊永勝說:“我家里流轉了3畝地,另外我每月還在這里務工,一年要收入1萬余元,到了明年,還要進行一畝大概300元至500元的分紅。”
重慶御竹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險鋒表示,接下來,他們準備進一步延伸甜龍筍產業鏈條,深加工甜龍筍,另外利用竹子生產竹炭、生物質顆粒等,預計年產值可達1000萬元左右。
用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即可將網頁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