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帶頭人袁發山:豐富“菜籃子”鼓起了農民“錢袋子”
李埠蔬菜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不僅成為李埠鎮的支柱產業,更培育出一批又一批致富帶頭人,帶領農民增收致富。荊州區禾豐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袁發山就是其中一位,他用三十多年的光陰,編織了一個關于蔬菜的綠色夢想,讓越來越多的鄉親依靠“菜籃子”鼓起了“錢袋子”。
這幾天,荊州區李埠鎮東岳廟村的禾豐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一派忙碌景象,剛從田間運來的鮮食玉米堆積如山,工人們迅速將其分類、打包、裝車,準備運往全國各地。玉米是禾豐合作社的主打產品之一,除了常見的甜玉米、糯玉米供不應求,今年試種的新品“白冰甜”水果玉米,剛上市就成了“搶手貨”,訂單不斷。
荊州區禾豐蔬菜產銷專業合作社負責人 袁發山:我們現在的新品“白冰甜”水果玉米是今年才試種的,種了20畝,市場反映很好,普通玉米一塊錢一個,(“白冰甜”)就可以買3塊錢一個,它口感好,可以生吃,也可以蒸著吃,也可以煲湯。
有著三十多年蔬菜種植經驗的袁發山,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敢于創新,合作社種植的蔬菜品種總能推陳出新,從紅葉萵筍,到山東大蔥,再到如今的水果玉米。為了新品種,他全國各地跑,從選種到試種,一關一關闖,合作社的規模也一天天壯大。
如今禾豐合作社蔬菜種植面積達3000多畝,年產值6000萬左右,袁發山成為了東岳廟村公認的致富帶頭人,他不僅為周邊近百戶村民提供就業機會,還無私分享自己的種植經驗和技術,帶動村民們共同致富。作為一名黨員,袁發山嘴里常掛在嘴上的話就是“一人富不是富,一起富才是富!”
荊州區李埠鎮東岳廟村黨總支書記、主任 姚小康:目前高峰期的時候有100多人在這里務工,平常也有7、80人,輻射了周邊三個村,每年每戶可增收2萬多人。我們村的蔬菜品種對標他,村民看他種了什么大家就種什么,他也會無償提供種植技術,還給困難的農戶免費提供種苗。在他的帶動下,我們村蔬菜種植面積近5000畝,每畝蔬菜產值達4、5000元,年產值近億元。
正是因為有像袁發山這樣不忘初心、默默耕耘的致富帶頭人,李埠鎮蔬菜產業從單打獨斗到組團發展,從傳統農業到產業現代化,從一枝獨秀到滿園春光……截至目前,李埠鎮培育出128家新型農業市場主體。李埠蔬菜不僅能滿足周邊居民的“菜籃子”供應,還形成了以鮮食玉米為主的萬城片區、以大棚三瓜為主的李埠片區、以架豆為主的豆類蔬菜龍洲片區、以紅皮萵苣為主的網新片區,每天銷往武漢白沙洲市場的蔬菜達100多噸,萵苣、甜玉米在長沙銷售份額占五成,全國各地經銷商每天在李埠采購萵苣、西藍花等蔬菜達500多噸,走出了一條富民強鎮的振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