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嘉興的氣溫一路飆升,開啟了“燒烤模式”。在這樣的高溫天里,不少市民發現,菜價似乎也跟著“熱”了起來。
本地蔬菜產量受影響 部分蔬菜價格有波動
昨天,南湖區農戶小李望著自家的菜地,滿臉愁容。“這高溫天還在持續,好多葉菜都扛不住了。”小李說,高溫不僅讓蔬菜生長緩慢,還容易引發病蟲害,為了保證蔬菜的品質,他不得不增加遮陽網和水霧系統,以及人工的投入,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
由于高溫影響,嘉興本地的葉菜類蔬菜產量有所減少。產量減少,市場上的供應量自然就少了,價格也隨之上漲。例如菜場里油麥菜的價格從之前的每斤2元左右漲到了3元;生菜也從每斤2.5元漲到了3.5元。除了葉菜,一些茄果類蔬菜也受到了影響。“像茄子、辣椒,在高溫下開花結果率降低,個頭也比正常的小。”小李說。在菜場里,茄子的價格從每斤3元漲到了4元,辣椒則從每斤4元漲到了5元。
不過,并非所有本地蔬菜價格都在上漲。一些耐高溫的蔬菜,如黃瓜、南瓜等,由于生長情況相對穩定,價格基本保持平穩。“黃瓜、南瓜比較耐熱,產量沒怎么變,所以價格也就沒漲。”菜場攤主張大姐說。
菜場超市各有應對 市民消費趨于理性
“菜價確實漲了些,不過也沒辦法,該買還得買。”正在逛菜場的市民王阿姨說,為了應對菜價上漲,她現在買菜更加精打細算,會多比較不同攤位的價格,也會選擇一些當季價格相對穩定的蔬菜。攤主們也在想辦法應對高溫帶來的影響。“我們現在每天進菜都不敢進太多,怕賣不完爛掉。而且為了保持蔬菜新鮮,還得增加灑水、冷藏的成本。”張大姐說。
與菜場相比,一些生鮮超市則通過增加供應鏈等方式來穩定價格。“我們和多個產地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直接從產地采購蔬菜,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成本。”某生鮮超市負責人介紹,此外,超市還會根據市場需求,合理調整采購品種和數量,盡量保證蔬菜價格穩定。
不過,也有市民表示,雖然菜價上漲,但在飲食上并不會有太大改變。“該吃啥還吃啥,畢竟健康最重要。只是會更加注意食材的搭配,避免浪費。”市民李先生說。
盡管高溫給產銷環節帶來壓力,但整體來看,嘉興蔬菜價格仍處于平穩區間。根據嘉興蔬菜批發市場數據顯示,6月整體蔬菜價格波動在10%至20%。“今年北方降雨少,外地菜供應充足,加上本地冷涼蔬菜陸續上市,價格沒有大起大落。”蔬菜批發市場的工作人員說。
市民在高溫天氣下購買蔬菜時,要注意合理儲存,避免因儲存不當導致蔬菜變質浪費。此外,在飲食上,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清熱解暑的食物,如綠豆、冬瓜、苦瓜等,保持營養均衡。
雖然高溫給菜籃子添了些“熱度”,但在南北蔬菜的“接力供應”和市民的“靈活消費”中,這份煙火氣里的民生賬本,正書寫著應對暑熱的智慧。
用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即可將網頁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